安全出行,守护校园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为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周边及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事故,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交通环境,2025年10月23日,内蒙古艺术学院保卫工作部(处)、学生工作部(处)、内蒙古艺术学院团委联合和林格尔县交管大队,通过“线下主会场+线上全校直播”的形式,为全体师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安全出行,守护校园”的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新媒体A楼101教室) 讲座主会场设在云谷校区新媒体学院A楼101教室,各二级学院班级通过教室多媒体设备同步收看直播。讲座伊始,卢婧茹警官结合近期全国及本市发生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典型案例,以图文并茂、视频讲解的形式,生动剖析了闯红灯、横穿马路、骑行不规范、乘车不系安全带等常见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让线上线下的师生均直观感受到交通事故的残酷与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楼206、207教室) (各二级学院教室)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学生出行特点,卢警官着重解读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内蒙古自治区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 从学生视角出发,明确“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的法定要求,详细讲解车辆登记上牌规则——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需登记领取绿色号牌,未上牌的合规车辆应在条例施行后3个月内完成登记,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可申请有效期5年的过渡期通行号牌,且登记上牌均不收取费用。同时强调,严禁拆除限速装置、加装车篷、更改电机等改装行为,搭载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需使用安全座椅,并鼓励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考虑到大学生周末出行、社会实践等活动较多,卢警官特别强调了乘坐"黑车"的巨大危害。他指出,"黑车"未经正规部门审核,司机身份不明、驾驶资质不明,车辆安全性能无法保障,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更重要的是,乘坐"黑车"还可能面临被抢劫、性骚扰甚至人身伤害等严重的治安风险,一旦发生意外,乘客的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维护。他建议同学们出行时务必选择公交、地铁或正规网约车、出租车,并留存好乘车凭证。 在互动环节,主讲人围绕交通标志识别、电动自行车条例细节等内容开展线上线下提问,同学们积极响应,现场及直播间气氛热烈。  此次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通过直播形式实现全校覆盖,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不仅帮助全体师生系统掌握了交通安全知识与法规要求,更强化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文明交通理念。下一步,保卫工作部(处)将持续通过主题讲座、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切实把校园交通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